对话九号公司CEO王野:真智能为短交通出行用户创造价值

来源: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王野|CEO

前言 亚布力论坛研究中心

近年来,智能短交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或细分领域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在“最后一公里”聚焦发力、各显神通,在努力带给用户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也在揣测和期待着这个赛道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九号公司(Segway-Ninebot)作为一家主打短交通出行类产品的公司,是智能短交通市场上的新势力品牌。它主要针对年轻一代群体,产品注册用户群体超一千万人,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从平衡车到电动滑板车,再到智能两轮电动车,九号公司不断在“让生活更便捷、更有趣“的方向上进行尝试和探索。

此次亚布力论坛对话九号公司CEO王野,和他从电动滑板车、两轮电动车两个品类入手,探讨这家技企业在出海、创新、颠覆传统上的思考与选择。

以下为专访实录:

亚布力论坛:九号选择落脚智能短交通领域的原因是什么?

王野:在此之前我专注于做,后来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发现,团队的技术虽然很不错,但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却很难被找到。后来我们关注到,个人末梢的交通或者说点对点的短距离交通在市场上有极大的需求。电动的平衡车也好,滑板车也好,这些产品是可以让末梢交通快5倍,甚至10倍的好工具。它们方便携带,不需要有专门的停车位,看上去既是一辆车也是一个最简单的机器人,产品的感知、计算和执行这三个闭环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当时我们也都一致认为Segway赛格威的产品体验确实很酷,就是太贵了,我们希望能做出大家能买得起的好产品。

亚布力论坛:这是九号在2015年收购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赛格威的其中一个理由吗?

王野:收购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价,也不是为了获取它的技术,其核心是为了获取西方世界的一张入场券。

不管是现在,还是七八年前,中国企业要想在西方世界里做品牌是相当不容易的。Segway赛格威是美国国民品牌,它把品牌做成了一个品类,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另外,中国企业出海的专利壁垒和合规壁垒非常难通过,要么等待已有品牌二十年后专利失效,要么就得放弃这个品类。当时九号已经在做相关产品了,并且要比Segway赛格威做得好很多,所以收购它是一个好选择,刚好对方也愿意卖。

九号是坚定出海的,我们一直想做一个全球化企业。因为我认为上一代企业家已经把中国制造的效率和人口红利发挥到极致了,下一代要做的不是把事情重复一遍,而是把中国产品打造成世界品牌。比如,九号主要把电动滑板车市场锁定在国外。我们的国外共享运营商很多已经盈利或接近盈利了,甚至有客户一年的净利润率达到25%。对于欧洲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活的一些痛点及城市管理制度很适合滑板车的投放,例如年轻人不愿意买车、停车费和打车费很贵、不限制电动滑板车路权,等等。而且滑板车在西方一直很流行,它销售的门槛也就相对比较低。

亚布力论坛:国内短途交通的主流方式还是公共交通,你如何看待它和智能短交通产品之间的关系?

王野: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之前的住所和公司之间大概有1.5公里的距离。令我很痛苦的是,有时为了那1.5公里的距离,我要等40分钟的公交。其实徒步走过去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但由于在等公交时逐渐投入了5分钟、10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成本,不得不继续原地等待。共享单车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想骑的时候它永远不在,不想骑的时候周围一大堆。所以有一台自己的便携车辆还是很方便的。

亚布力论坛:在国内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骑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实际的渗透率和接受度如何?

王野:我认为接受度在持续提升,渗透率也有目共睹。在北京等一些一线城市,是不允许平衡车、滑板车上马路的,不过还是有很多用户购买。对于到小区门口拿快递、去附近菜市场买个菜,还是在公园逛一逛等场景,这类产品都是非常好的代步工具。

亚布力论坛:所以由于路权限制,在共享化大潮下,电动滑板车会不会在国内实现共享化?

王野:共享电动化会是主流,但共享滑板车目前在中国还处于一个政策模糊的地带。因为国内的交通路况比较复杂,道路法规相对比较严格也是一种安全保障。另外,中国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有政府补贴,价格足够便宜,这对共享趋势也起到遏制作用,同时,国内产品的竞争也过于充分。大家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难赚到钱,赚不到钱,这个模式自然就不好发展。

九号在这个大环境下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式。我们已经有了相应业务,主要在大学校园、工业园区、景区等非公共道路上投放共享滑板车,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尤其对大学生来讲,自己不用花大价钱买车,也不用费心防盗,一次行程可能就花费一到三块钱。

亚布力论坛:按照这个定价,盈利情况怎么样?

王野:不盈利。我们主要是在做一些商业探索,同时在为国外的共享运营商做关于功能、产品设计、体验的打样。

亚布力论坛:九号公司在2019年以新势力品牌的身份切入两轮电动车赛道,与传统两轮电动车品牌相比算“新手”,而且,当时两轮电动车产品也受到新国标限制。出于什么考虑要进入到这片压力重重的红海之中?

王野:九号做这个决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时我们很清楚国内这个市场是红海,并且价格杀得非常厉害,甚至为了压价,一些产品突破了品质底线。

例如,当时市场上一辆两轮电动车可以卖到1300元,但如果按我们自己的标准去做,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即便这样,九号还是决定去做,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相信中国消费会升级,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会越来越愿意为好东西花更多的钱;

第二,新国标会让市场变得更规范,很多不规矩的做法都会被遏制。这其实对想做好产品的企业来说是个机会。

亚布力论坛:但既然是短途通勤,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智能化”?两轮电动车走向高端化是不是必然趋势?

王野:举个例子,在iPhone出现之前,如果问消费者是否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什么是智能手机?我为什么需要?”企业当然要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但如果只处于消费者身后,很多好产品是无法被创造出来的。九号更渴望为消费者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体验。

电动车作为一个纯工具,当然必须先要守住跑得远、价格便宜的内核,但在这之上,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化让它更安全便利,拥有更多的功能。例如取消电动车的实体钥匙、设置定位系统进行防盗,等等。这些都是智能化在电动车上无法被取代且必要的价值。

再往上一个层次,还涉及到刚刚提到的用户的品牌需求。在这个领域里,有很多头部企业值得尊敬,但他们其中的一些企业还在延续着上一个时代的做法,容易忽视新时代用户的需求。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只想花两千块钱买一个能骑着前进的轱辘,他们还需要所买的产品先进、有趣,需要这辆车能像球鞋、帽衫、包包一样,成为装饰和塑造自己的一部分。

亚布力论坛:说到用户需求、消费升级,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不管是老牌两轮电动车企业还是新势力品牌,都在朝着智能化进击。未来,仅仅打出“智能化”口号是否无法清晰区别产品特性?

王野:首先,我认为两种类型的品牌在智能化赛道上其实没有竞争,大家是在各打各的。我不认为一些老牌传统两轮电动车企业会去真正转型,因为他们在智能化道路上的劣势恰恰是他们的竞争优势。例如,一些传统品牌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实际上是在“攒机器”,他们本身无法做到在OTA里提供相应功能,但“攒机器”就是他们的优势所在,除非他们愿意自己革自己的命,放弃供应链、低价位、网点深入到乡镇村子等这些优势。但放弃这些也意味着他们不再是他们了。

其次,所谓的智能化并不是在车头上放一块触屏那样简单,“智能”首先意味着要好用和安全。目前,九号是几个头部品牌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在产品上放彩屏仪表的企业,因为用户在骑电动车时,双手需要放在扶手上掌握方向,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骑行路况的观察上,腾出手触摸屏幕的动作是有一定风险的。在短交通领域,“智能”这个标签似乎误导了一些同行,真正的智能,更多是基于实际骑行场景的真实需求洞察。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九号电动车坐垫感应解锁功能是个噱头,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用户在开机推行时很容易因为误拧动油门,造成“窜车”的危险。九号在功能开发上就是基于这个逻辑,我们把很多隐患解决于无形中,用户只有真正体验过才会了解。但如果没有多少人去考虑这些问题,智能可能就无法让真正的使用场景得到实际提升。

亚布力论坛:九号公司未来的发展构想是什么样的?

王野:长远的方向被写在公司的使命里,即希望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

中期的方向是,九号希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受人尊敬的“新时代本田”。本田在内燃机、发动机的制造上引领了创新,同时也是非常可靠且受人尊重的企业。我前几年去非洲时发现,不管在坦桑尼亚、加纳还是索马里,很多人还在骑着已经有三四十年历史的本田摩托车。创新、可信赖是九号想像本田学习的两个重点。尤其是可信赖,九号会坚定稳步地推进产品保修战略,希望尽早实现产品质保10年。在欧洲市场,如果能把一个产品做到质保10年,是需要真本事的,但我相信九号有机会做到,到时候也能提升一下中国制造在国外的印象。

亚布力论坛:普通两轮电动车质保期为1-3年,10年的话不用考虑产品运营问题么?

王野:可以看下九号的相关数据:到目前为止,九号在中国一共卖出100多万台两轮电动车,免费给60万持车一年以上的用户赠送云服务,其中40多万人选择续费(每年服务费在60元左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50%以上的用户持续续费。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九号会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给用户不断更新好的服务内容。比如今年年初,九号通过OTA给用户更新了牵引力控制系统功能。这个功能在汽车系统里比较常见,简单来说,就是防止产品在冰上、雪上频繁输出动力时不会打滑,也不会一给动力就飞出去;还有一个摔车求救功能。如果摔倒的车在一分钟之内没有被扶正,那么这个车会自动给用户设置的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告诉对方摔车的地点。

软件可以持续进化和迭代这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值钱的,所以哪怕做到质保10年,九号也能通过持续给用户提供智能化软件服务获取可观的收益。

但这并不是这个市场唯一的方向。我认为市场最后会有两类产品:一类是满足基本刚需的,就像红米手机,它在市场上也卖得非常好;一类就像华为和iPhone,将智能化研发做透做好,追求极佳体验。这两种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

亚布力论坛:九号希望成为谁?

王野:九号一直是一家以创新为底色的科技公司,没有想过具体要成为谁。但是我们希望并一直努力在产品品质上做中国的“本田”,让产品可以使用10年、20年甚至更久;在品牌上可以成为华为和iPhone这样有影响力的全球化企业;最后能成为一家有独立主张的全球化科技公司。

西贡区
上一篇:福岛核污水排海或延迟至今年7月 海底工程未按计划完工
下一篇:多家银行落实 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